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铸造司母戊鼎的发现之谜
如今我们可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见到目前出土的头号大鼎铸造司母戊鼎,它的总重量超过八百公斤,在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的商代,铸造这样一个大鼎必然是旷日持久的过程。司母戊鼎重新被发现、被重视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这件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所使用的礼器,距今已有约3250年的历史。它是商代晚期铸造的一件大型青铜器 , 因其鼎腹内部铸有阴文铭文 “司母戊 ”三个字而得名, 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 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铭文。“母”是母亲,“戊”为母亲的庙 号排序。“司”字有两种解释。按传统说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释为“祭祀母 亲戊”。但严格地说,“司”字的正确释读应为 “后”。故“司母戊”应为“后母戊”。“司母戊 鼎”当然也该称为“后母戊鼎”。只是由于约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后”字的本义相当于今天的“崇高”“伟大”。 “后母戊”可直译为“伟大崇高的母亲戊”。考 古学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商王朝第23位国王武丁在位时 期。武丁乃商王朝后期的中兴之主,据甲骨 文记录,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应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纪念生母而铸造。“母戊”去世后,该鼎随其葬于地下,没想到3000余年后重见天日。据国家博物馆公布的数据,司母戊鼎高 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公斤(曾经的测量数据为875公斤)。
1946年,抗战胜利,大方鼎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从地下挖出来,它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当地驻军作为生日寿礼送给蒋介石。时逢国民政府刚刚还都南京,蒋先生踌躇满志,欲乘抗战胜利之东风,大展宏图从事国内建设,遂将司 母戊鼎转交正在筹备中的“中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