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被禁止出国的宠儿——铸铜鼎
从2002年开始,为了保护我国文物不受损坏。一批文物被禁止带到国外进行展览,里面有几件铸铜鼎值得我们关注:后母戊鼎、大盂鼎、大克鼎等。
这几件铸铜鼎来自不同的时代,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文化背景、造型艺术等都各不相同: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后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原器1939年后母戊大方鼎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通高1021mm;口径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形制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饰曲折角兽面纹;足上部饰外卷角兽面纹、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鼎内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铭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克鼎:大克鼎西周晚期。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铸铜鼎自古至今都备受人们关注,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宠儿,从炊具到国之重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都让人为之震撼。发展到现在,铸铜鼎已经成为企业、广场等场所的标志性建筑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