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铜司母戊鼎是我国的镇国之宝
发布时间:2017-10-11点击量:87
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为:锡:11.64% 铜:84.77% 铅:2.79%
其配比与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铜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含锡百分率14%左右)记载相符合,可见商代时的合金冶炼技术在几个世纪中的流传延续。
同时,司母戊鼎既大且重,现重833公斤在当时所需要的铜液至少要1200公斤。根据推断,单仅是“浇铸”这一道工序,就需要将近300人同时分工协作。
浇铸,仅仅是制作这样一个大鼎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形制硕大的器物,除双耳为分铸外,其余部分全为浑铸一次成型。
从金属原料的开采、合金的配比冶炼,到陶模陶范的选料、制作,到几百人的同时浇铸,再到最终的成型、打磨、补铸,这其中每一步就算是放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都仍非易事。显然,三千多年前的商人所具备的资源调动力、生产组织规划能力要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方面,铜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开采、熔炼等原料获取由国家严格控制;另一方面,铸造复杂青铜器物的技术,必为特定族群所掌握。
从周武王灭商夺得商王的“国宝”九鼎,成王迁都镐京举行“定鼎”之仪,到楚庄王千古遗名的“问鼎”轶事再到秦昭王灭周迁九鼎至咸阳,可以说,“鼎”在封建王权里的代表和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说,铸铜司母戊鼎这个代表了早期封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器物,作为我们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名副其实。
电话:13722252255/0312-564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