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铜鼎身上常见的纹路
发布时间:2017-09-17点击量:123
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铜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大禹王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器物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九鼎,并且把各地方物风土铸刻在铜鼎上,这样天下所有物像都能从九鼎上看到,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的模样。
商代晚期铸造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的,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根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公斤以上,冶铸时必须有较大的熔铜炉,且有可能采用经地槽流注的方法进行浇铸。商代晚期还发展了铜镶玉的技术,例如妇好墓出土的玉援铜戈即是将玉戈援纳入铜内的陶范中铸成。藁城等地发现的铁刃铜钺也是采用这种技术铸成的。铭文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铜器上至今未见铭文。大概到商代晚期的第二期,铜器上才出现铭文。
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铭文字体修长秀丽,文句典雅优美。
河北中正铜雕专业生产铜鼎,礼品铜鼎批发,欢迎来样定做。
电话:13722252255/0312-5646196
地址:河北唐县长古城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