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功能转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甲骨文就有“鼎”字,鼎创建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是不可或缺的影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资料考证,鼎创始于河南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那时,鼎是用粘土混杂细砂烧制而成的三足器皿,称为陶鼎。铜鼎和罐,均是我们祖先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炊器。后来又创制了一种无足炊器即陶釜。由于陶鼎的三足易折断,无足的釜具有自身的优势,后来被演化为多种形式的炊器,后来这类炊具被广泛应用。
《中国鼎文化》人物访谈在北京举行,节目由主持人苏鹏飞、王颖主持。据中国鼎研究专家、号称鼎王的韩书清老师介绍,金属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而鼎作为炊具的出现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鼎的三条腿或四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烹食物,也就是说鼎最开始就是作为食物器皿,而我们现在用的锅、杯都源自鼎的概念。
黄帝时代,发明了冶金术,人们学会了冶铜铸器。《史记。封禅书》中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尽管黄帝所铸的铜鼎,迄今未发现,甚至到夏代仍未见铜鼎出土。但是,由于仰韶文化中晚期已发现铜器残片,铸铜鼎完全有了技术条件,所以,铸铜鼎是可信的。
鼎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韩老师介绍,已经发现了许多商代铜鼎,而这时的青铜鼎已由日用的饮食容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中发现的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韩老师介绍,黄帝在河南铸了三尊宝鼎,分别代表着天、地、人,来祭祀我们的天地、祖先和鬼神,但是不久就失传了。到了夏朝,“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觞上帝鬼神”。从此,九鼎也就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