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铜鼎的历史演变说明
在我国历史上铜鼎由来已久,鼎作为古代社会做饭的炊具,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锅,随着历史的发展,铜鼎的使用发生了改变,随着大禹铸九鼎的传说,演变成了传国重器。
鼎的基本形制就是底部有三个实心的足,上承盛水的腹部,有的口部还有盖。根据鼎腹的不同,又可将鼎分为罐形鼎、釜形鼎、盆形鼎、缽形鼎等。不仅不同新石器时代文化,鼎的形制不同,同一文化不同时期鼎的形制也有变化,如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凿形足鼎,有的足上还有刻画;
青铜鼎多为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者,一般都有双耳,主要流行于商周至两汉时期。唐代以后,多作为庙宇、祠堂、墓葬前的祭器,明清时称香炉。方形鼎的腹部作长方形或方形,流行时间较短,主要是商至西周。著名的方形铜鼎除出土于殷墟商王陵墓中我国目前所发现的青铜器中重量最大的司母戊鼎外,还有郑州商城外出土的两件杜岭方鼎,两件方鼎的形制、纹商饰基本相同,周身饰饕餮纹和乳钉纹。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鼎力(大力)相助等。
商代青铜鼎由日用的饮食容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其中《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四个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这些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手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动物形象。鼎耳的侧面雕刻有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这种恐怖的吃人形象,渲染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以显示统治阶级的无上权威。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